71073
虎皮鹦鹉
娇凤、彩凤、阿苏儿
Melopsittacus undulatus
鹦鹉科
小型
16-18cm
30-35g
种子、嫩芽、果实
90000元
友善程度:
饲养难度:
虎皮鹦鹉大家最为熟悉的一种小型鹦鹉,国内已经完全实现商品化繁殖饲养,并且向国外大量出口。虎皮鹦鹉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头部和背部有很多平行的细条纹。幼鸟的额头上也有大量的条纹,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褪去,成年时头部会有一块纯色区域。这种原产澳大利亚干旱地区的小型鹦鹉羽色鲜艳,性情活泼,体质强壮,不易生病,容易繁殖,饲养粗放,是大众最喜欢的鸟种。如果从小(一出生)进行人工饲养,可望教会人语;但如果由成鸟带大则基本不会学舌,不过精心训练的话可以成为一只不错的手玩鸟。
原产澳大利亚,现世界性分布。
虎皮鹦鹉在自然界主要营巢于树洞,喜欢群居,常结成二十至数百只不等的群体外出觅食,采食杂草种子和盗食农作物为主。可在各种环境生存,如灌木丛、森林、草原、农场田园等。野生虎皮鹦鹉有短距离迁徙的行为,在澳大利亚,每年冬天(6~9月)占据北方,到夏天(9月到次年1月)又聚集到南方。每年繁殖2次,每窝产蛋4~9枚,蛋白色而有光泽。雌鸟孵蛋,孵化期18天左右。
多数虎皮鹦鹉的性别可通过鼻孔周围蜡膜的颜色来分辨,雄鸟为蓝白色、蓝色(发情期)或深蓝色(老龄鸟),雌鸟蜡膜为肉色、淡肉色(发情期)或姜黄色(老龄鸟)。幼鸟的蜡膜颜色接近,都为粉红色,雌雄不易分辨,需要3~4个月才能分辨。
野生虎皮鹦鹉是黄绿色的,人工饲养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变种,体羽色彩艳丽多变,常见色有黄、绿、蓝、白、蓝绿、浅黄等,有些身体上已经没有条纹。
人工培育的品种羽色主要有:
①波纹型 是国内外饲养最多的品种,身体的虎皮斑纹似原种,但有蓝、绿、黄多种颜色。
②黄化型 全身都为黄色,红眼睛,有深黄和浅黄之分。
③白化型 全身洁白,红眼睛。
④玉头型 一种头部白色,其他部位淡蓝色;另一种头部黄色,其他部位绿色。均为稀有品种。
⑤淡色型 可分为上体深黄、下体绿色和上体白色、下体蓝色2个品种。翅上均有黑色斑点。
虎皮鹦鹉可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,所以通常都成对购买饲养。挑选虎皮鹦鹉宜选择羽毛鲜亮、眼睛有神、叫声响亮的个体。入门级的鸟友宜选择成年的鸟来饲养。
虎皮鹦鹉喜欢啃咬,竹笼会被咬坏,所以要用金属笼饲养。市场上出售的用塑料和电镀金属丝做成的鸟笼,设置有塑料栖杠、食水罐和吊环,价廉物美,很适合用来饲养虎皮鹦鹉。
虎皮鹦鹉的饲料以谷子和稗子为主,还要喂些麻子或苏子,但用量不能超过10%。为了保证鸟所需的营养,蔬菜(白菜、青菜)和矿物质(骨粉、牡蛎粉)也要经常饲喂。该鸟耐粗饲料,精饲料不宜喂得过多,以免造成脂肪沉积,影响繁殖。
虎皮鹦鹉喜欢吃带壳的种子,它们埋头吃东西,把皮壳吐回到食罐中,时间一长,食罐中只剩满满的一罐空壳,看上去好像食物很多,实际上已经没有食物了。饲养者要定期把食罐中的种子皮壳吹去,及时添加饲料。
每天应更换清洁饮水,每周清理1次粪便,夏季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笼子。
虎皮鹦鹉可成对饲养,也可成群饲养,一般用铁丝笼或内铺铁皮的箱形笼。每对鸟的活动空间应在0.5米以上,否则不利于繁殖。笼底应做成抽屉式的(钉上铁皮),便于拉出清扫和铺沙。食、水用具宜深、大、坚固,以防被咬坏。
虎皮鹦鹉虽不太怕冷,但气温过低会影响繁殖,所以冬季室内温度不要低于0℃。
虎皮鹦鹉对于配偶并不挑剔,一雄一雌养在一起,混熟了就能配对。虎皮鹦鹉的巢箱最好为横窝,推荐巢箱尺寸为长25厘米、宽和高都为14厘米的长方形小木箱,中间有隔板,分为内外两室,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直径6厘米圆洞,外室与内室中隔板上开一个直径4厘米出入孔。设置内外室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孵蛋环境的幽暗、安静。养熟的虎皮鹦鹉可以在更简陋的巢箱内成功繁殖。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巢箱,底部必须做得毛糙些,以防雏鸟出壳后因为地面打滑而站不稳,严重的会导致幼鸟两脚呈现劈叉畸形。
人工饲养的虎皮鹦鹉常年都能繁殖,每巢产卵4~7枚。雌雄共同孵蛋,孵化期为18天,亲鸟会将半消化的食糜呕出来喂雏鸟,提供常规饲料给亲鸟即可,如果育雏期间在笼中放一根鸟贼骨让鸟啃食,可以增加微量元素,有利于雏鸟健康成长。当长至4月龄时达性成熟。
虎皮鹦鹉容易繁殖,但要避免杂交,保持本品种的纯正。为了后代的健康,宜选择1~2岁的亲鸟配对。雌、雄鸟交配后,不久雌鸟就开始产蛋,隔天1蛋,共产4~9枚。蛋近圆形,白色。雌鸟产蛋开始后就不离巢,一直到孵化结束,期间全靠雄鸟叼食喂养。孵化期为18天。
虎皮鹦鹉的雏鸟属晚成鸟,孵出25天内不能独立生活,全靠成鸟喂食。亲鸟育雏的方法是:雄鸟喂雌鸟,雌鸟再喂雏鸟。雏鸟生长28天后,就能自己吃食,独立生活。长至5~6个月可达到性成熟。
当前信息较少,查看更多虎皮鹦鹉出售信息